浙江台企的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创新之路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浙江省的一些台资企业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技术创新,逐步在绿色生产和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近日,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欧晢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了该公司二十年来的奋斗历史,并以“二十年磨一剑”形容企业的发展历程。
宝绿特成立于2005年,坐落于浙江嘉兴平湖。20年后,该企业不仅在大陆扎下了根,更是在今年成功地上市于台湾证券交易所,标志着其在环保行业的步伐再上新台阶。作为一大环保产业的典范,宝绿特专注于PET塑料瓶的回收与处理,将“废塑料”致力于转化为“绿色资源”。
在其工厂内,一台台先进的清洗、粉碎、再生设备高耸入云,经过数十道工序的洗礼,废旧瓶子不仅焕然一新,还可以再度变为符合食品级标准的瓶胚。董事长欧晢文透露,目前,宝绿特的业务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30余条PET回收清洗再生生产线,是全球塑料回收行业的一大亮点。
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背后,“绿色创新”是宝绿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副总经理欧逸风表示,企业每年将营收的4%至5%投入到研发技术上,目前已拥有50余项自主研发的专利。随着大陆经济的绿色转型加速,慢慢的变多的台商台企开始驾驭绿色发展的快车,努力将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除了环境友好的发展的策略,数字化转型也成为不少台企发展的新引擎。以浙江湖州德清的剑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为例,这是一家专注于精密金属加工的台企。近年来,该公司成功引入了智能化生产线,以提高产能,进一步满足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在高度机械化的车间里,工业机器人娴熟地切管、扩管、折弯,精准的工艺保证了每一件汽车安全零部件的合格率。
剑力金属的生产经理柯圣斌表示:“目前我们有50条自动化生产线,其中近三成是最新的第四代自动化生产线名工人在现场操作。”这种高效的生产模式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崛起,剑力金属也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计划将总产值的6%投入到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力争在此赛道上抢占先机。
在浙江绍兴,海峡两岸(绍兴)数字产业合作区的建立,逐渐增强了台企与大陆企业的合作潜力。该合作区为浙台数字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截至2024年底,已经成功签约台资项目27个,投资总规模达578.96亿元人民币。
台商张炳堂深知,只有通过加强合作,才能形成较为强大的合力。他的台企专注于高端纺织机械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借助大陆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他认为,借助华东地区日益增强的制造业竞争力,台资企业必将在数字化生产和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蓬勃发展。
绍兴市台协会会长张金满表示,当前大陆不断出台新政策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保持灵活应变、主动创新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而那些原地踏步的企业则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综上所述,随着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和数字化转型加速,浙江的台商台企正迎来历史性的机遇。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与市场合作,这一些企业不仅在自身发展中收获了成功,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在未来,相信更多台企将继续探索属于自身个人的转型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双丰收。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